奮斗心語:我要通過實干、肯干、能干、巧干帶領大家把社區建得更溫馨更溫暖,讓更多居民感受到“未來社區”的美好方便。
最近,張曉鴻的頭上又冒出了不少白發,讓她看起來略顯疲憊。工作簿上,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松、“未來社區”創建進度要跟上……一件件具體又瑣碎的事情,占據了她大部分時間,染發的時間不得不往后推了又推。
張曉鴻是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街道大渡社區黨總支書記、居委會主任。這個有著柯橋規模最大、雜事最多、管理最難“三最”之稱的城市社區,在張曉鴻和團隊共同努力下,如今正向著打造全省“未來社區”的目標穩步前行。
2018年,張曉鴻帶著18年基層工作經驗來到大渡社區!跋矚g做群眾工作,被他們需要是對我最大的肯定。走在路上,不管認識不認識,我都會跟大家打招呼,聊幾句!睆垥曾櫿f,自己的群眾工作就是從閑聊開始的,“手機里微信好友數量過千了!
前段時間,大渡社區收到了一封來自千里之外的感謝信。寄信的是原來住在這兒的何大伯。因為女兒工作調動,何大伯跟著移居廣州,可外孫女的戶口還留在柯橋。廣州這邊入學要戶口、來回一趟也不方便,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何大伯給張曉鴻發了條求助微信。
這位何大伯的微信是張曉鴻之前在社區圖書館偶遇對方,隨口攀談幾句后加上的!熬用竦氖,沒有一件是小事!睂τ诤未蟛那笾,張曉鴻沒有應付了事,將任務交給了社區專門負責戶籍業務的工作人員李銀曼。一周后,遠在廣州的何大伯順利收到了從柯橋郵遞過來的新戶口簿。
自從張曉鴻來了之后,社區居民們感受到不少地方起了變化——社區會定期開展“鄰里糕”制作活動,大家一起做,相互分享;社區中很多居民需要縫縫補補、修鞋配鑰匙,走訪中,張曉鴻和社區干部也了解到不少老年居民有這方面特長,于是成立了達人工作室,讓老人可以發光發熱,也為居民提供一份便利;推出了24小時便民服務站,讓居民不出小區就可以打印資料、復印身份證、存取資料、借用工具……“現在感受到了服務到家、溫暖到心,有一種潤物細無聲,卻沁人心脾的味道,我覺得我們的社區正在往這方面靠攏!鄙鐓^居民吳正芬說,“大家現在都說,有事就找張書記!
正是因為自己和團隊的細致工作,將大家的心漸漸聚攏到了一起,在這幾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,社區黨員、干部、群眾萬條心擰成了“一股繩”,共同努力使社區經受住了考驗。
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,大渡社區作為全省最大的“移民社區”之一,疫情防控壓力陡增:2.5萬多常住居民,60%以上都是外來的,還有500多位外籍居民。當時,社區工作人員僅有9名,但需要居家隔離的卻達到715戶、2868人。
那段時間,張曉鴻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走訪200多趟,整個社區133幢高層住宅、195個單元全部走遍,餓了吃泡面,困了趴在辦公桌上睡一會兒。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,把大家都累壞了,個個聲音嘶啞,嘴唇發炎,眼睛深陷。
社區工作者務實的工作感染了周邊的人,大家紛紛加入到抗疫隊伍中來。這里面有社區居民,有退伍軍人,有快遞小哥,還有外國朋友。有人幫忙買藥,有人送來口罩,有人分享從農村老家帶來的蔬菜,眾人守望相助一直堅守了14天,社區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。
今年“五一”,張曉鴻因為出色的工作,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!皹s譽肯定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,而不是我一個人。下一步希望我們早日建成‘未來社區’,讓更多居民感受到未來社區的美好方便!睆垥曾櫿f。
|